宿遷市工商聯2014年工作要點
時間:2014-03-07 來源:工商聯官網
宿遷市工商聯2014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認真學習、全面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市委四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和省工商聯十屆三次執委會議部署,以“兩個健康”為主題,重點做好思想政治、參政議政、助推發展、組織建設和機關建設等方面工作,努力謀求新作為、開創新局面、樹立新形象,為全市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
1.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組織開展專題報告、研討交流會等活動,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特別是工商聯常執委的教育引導。通過多種途徑,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樹立機遇意識和憂患意識,宣傳我市民營企業在面對機遇和挑戰中率先轉型發展的先進典型,發揮好其引領示范作用。
2.開展“雙比雙爭”競賽活動。動員全市各級工商聯組織,在會員企業中全面開展以“比效益,爭創優秀民營企業;比貢獻,爭當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為主要內容的“雙比雙爭”活動,鼓勵企業立足實際,優化產業結構,加快發展速度,投身到統籌“三大發展”、推進“九比競賽”活動中,當“調結構”的先鋒、作“促轉型”的表率。年底,將總結表彰在“雙比雙爭”競賽活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人物。
3.組織好“四信”教育活動。按照省委統戰部、省工商聯要求,在總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實踐活動經驗基礎上,注重方式方法創新,加大宣傳力度,努力擴大活動的覆蓋面,不斷提高教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不斷增強我市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對企業發展的信心和對社會的信譽。
4.引導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履行社會責任。把光彩事業與社會公益慈善、扶貧開發緊密結合起來,鼓勵、引導、支持民營企業參與到全市重點片區扶貧開發、城鄉一體化建設等工作中。
二、充分發揮服務民營經濟中的助手作用,幫助民營企業實現健康發展
5.搭建人才服務平臺。了解企業人才需求,收集高校人才培養信息,推進供需雙方的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實現“雙十”目標,即促成10家重點民營企業與10家高等院校的戰略合作,切實解決會員企業緊缺人才的問題。邀請國內知名的企業管理咨詢專家,圍繞會員企業管理方面問題,開展“一對一”輔導。研究探索“工商聯+人才市場+勞務市場”新模式,依托人力資源公司籌建工商聯人力資源市場,為會員企業提供人力資源服務。積極促成民營企業與德國退休專家組織(SES)的項目合作,幫助會員企業引進國外專家智力。組織好“第三期企業高級管理人才培訓班”,并加強與培訓機構的合作,不定期地舉辦企業高峰論壇,不斷提高會員企業高端管理人才的綜合素質和管理水平。
6.搭建經貿交流平臺。圍繞促進地產品市域內配套銷售,開辟線上、線下兩個會員風采展示區。在工商聯門戶網站開辟線上會員風采展示區,通過網絡為會員企業提供宣傳展示頁面,介紹企業生產、經營及主要產品,便于企業間增進了解,互相合作、互利共贏。利用召開常委會、執委會的機會,設立企業風采、企業產品展示區,為會員企業實現面對面交流、促成合作提供平臺。發揮工商聯對外聯系廣、渠道多的優勢,組織會員參加各類展銷會、洽談會等。
7.搭建權益保障平臺。加大工商聯參與勞動關系三方協調的工作力度,通過表達訴求、利益協調,維護好企業合法權益。通過表彰一批市級模范勞動關系和諧企業,發揮模范企業的帶動作用,引導更多企業積極參與和諧勞動關系建設。加強與法制辦、仲裁委等部門的合作,建立維權協調機制,與仲裁委聯合到縣區舉辦“企業仲裁知識培訓班”,并充分發揮仲裁委員會工商聯辦事處的職能作用。
8.搭建融資服務平臺。關注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進一步加大與金融機構的聯系與溝通,搭建銀企對話、合作平臺,及時有效地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難題。以行業商會、異地商會為紐帶,探索“金融機構+商會+企業”的融資模式,幫助會員企業多渠道、多形式融資。
三、注重開展調查研究,進一步提高建言獻策水平
9.組織重點課題調研。圍繞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立足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特別是針對全面深化改革、優化審批、提高行政效能、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重點內容,確定調研課題,充分發揮市政協工商聯界別委員與經濟聯系緊密的優勢,積極參政議政,反映民營企業的訴求,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
10.組織好特色調研工作。做好上規模企業調查、履行社會責任調查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匯總,進一步優化調查方案,確保各項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性。繼續會同經信委認真撰寫《2013年度宿遷市民營經濟發展報告》,客觀反映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并有針對性地提出對策建議,為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四、切實增強創新意識,培育和發展基層商會組織
11.商會組建實現新突破。制定下發《宿遷市工商聯會員發展和組織建設規劃(2014-2018)》,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逐步推動市經濟開發區等園區商會的組建工作。圍繞我市主導產業和新興產業,加大行業商會的組建力度,年內力爭成立2家以上直屬商會。開展社區商會組建試點工作,探索組建社區商會,提高基層商會的覆蓋率,進一步發揮好基層商會在繁榮經濟、促進產業發展方面的作用。
12.商會規范化建設實現新突破?偨Y“五有五好”基層商會創建經驗,推進基層商會規范運轉,爭取每個縣(區)創建1-2家鄉鎮(街道)商會規范化建設示范點。做好直屬商會(協會)的業務指導工作,提高商會(協會)服務經濟發展的能力,增強對會員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號召力。不斷發展會員,壯大會員隊伍,提高企業會員比例和整體素質,確保年發展會員數增速達10%以上。
五、著力加強自身建設,努力提升工作水平
13.搞好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嚴格按照市委的統一要求,成立領導小組,細化實施方案,全面落實中央“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和省委“四查四治”的工作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好學習教育、聽取意見;查擺問題、開展批評;整改落實、建章立制三個階段的工作,努力使問題得到徹底整改,活動收到明顯成效。
14.做好策應扶持工作。繼續落實好省聯下發的《關于扶持宿遷市工商聯工作的意見》(蘇聯發〔2012〕68號),結合宿遷實際,主動制定方案,對幫扶工作實現項目化。爭取省部屬科研院所聯合會在我市舉辦產學研成果對接會,爭取省工商聯常委會在我市召開,爭取省工商聯支持我市工商聯實現與國外商會建立友好商會零的突破。
15.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下大力氣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充分發揮工商聯廣泛聯系企業家的優勢,開展形式多樣的招商引資活動,堅持以商引商,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力爭取得新成效。對照新的考核辦法,調整思路、明確責任分工,全力以赴完成招商引資任務。